□记者 李张念
和志愿者们一起为事实孤儿送温暖,为九旬失明老人实现微心愿,管理安乡论坛义工公益版块和各个公益群……近段时间,杨新华的日子依旧忙碌而充实。
杨新华近照。(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今年59岁的杨新华以网名“六哥博客”被人熟知。作为安乡县论坛志愿者协会会长,他在公益之路上奔走了十余年,让“有困难找六哥”一度成为当地父老乡亲的口头禅。
杨新华说,他与公益结缘,源于父亲的言传身教。“人活在世上就要多做善事。”父亲的叮咛时常在他耳边回响。从下岗工人到个体商户,杨新华靠勤劳的双手,让家人过上了安稳幸福的小日子。与此同时,他也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
“我在上网时浏览到了安乡论坛的义工公益版块,被义工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也很希望成为其中的一员。”2011年6月,安乡论坛义工群成立,杨新华第一时间加入。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他除了积极参与各种爱心公益活动,还渐渐担负起活动策划者和组织者的任务。
杨新华和志愿者们开展关爱老兵公益活动。(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15年4月的一天,杨新华通过义工群得知,当地一位30多岁张女士因患白血病且无钱医治,在一次吞安眠药自杀未遂后,仍然有强烈的轻生意识。“这是人命关天的事!”杨新华马上和几位义工赶到张女士的家中了解情况。原来张女士不仅身患重病,丈夫也在几年前病逝,如今全靠她一人打零工养活孩子。经济和健康的双重打击,已让张女士陷入绝望的境地。
“不要轻易放弃生命,我们都会帮助你的!”杨新华和义工们一边给张女士做思想工作,一边把身上的几百元现金都塞到她手中。回去后,杨新华立刻在安乡论坛发出了爱心募捐帖,号召爱心人士帮助张女士母子走出困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张女士不仅收到了万余元的爱心捐款,儿子也由一名爱心企业家结对帮扶,让她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通过这件事,杨新华更加意识到了网络信息平台在公益活动中的优势,“线上线下联合,将互联网的创新基因与公益向善的力量相结合,就能扩大公益活动的传播力、组织力和覆盖面。”
2014年,他组建了“安乡县留守儿童关爱群”,致力于帮助更多贫困留守儿童解决实际问题。为了完善全县留守儿童名录库,他先去县教育局了解情况,又深入全县各乡村学校实地调研。这些年,他还和志愿者们一起,连续协助共青团安乡县委成功举办了六届“聚力脱贫攻坚,圆梦农村贫困儿童微心愿”活动,使千余名留守儿童和爱心人士对结成功。
杨新华和志愿者们为抗疫一线人员送水。(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杨新华如今所在的安乡论坛志愿者协会,是由安乡论坛义工群发展而来的。协会于2019年4月正式注册成立,现有408名会员,1个会分和7个分队。志愿者年龄层次从“50后”到“90后”,服务内容包括关爱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以及环境保护、文明创建等多种类型。
让杨新华深受感动的是:他十年前加入安乡论坛义工群时,群内成员还只有100多人,而如今的安乡论坛志愿者协会不仅会员数量已是原来的4倍,还于2020年获评了常德市最佳志愿者服务组织。今年1月,杨新华本人也获评了“湖南好人”。
“做公益久了你会发现,其实并不是单纯做好事,而是在做事中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精神。”杨新华说,他会继续在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希望带动更多人投身公益事业,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