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盛荣,出生在常德西郊丹洲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岁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在这里,张盛荣一边如饥似渴地学习,一边积极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之中。
1926年2月,22岁的张盛荣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4月,中共湘区委员会派廖如愿来到常德,将中共常德特别支部扩大为中共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简称地委),张盛荣当选为地委委员、组织部长。
1927年5月,“敬日事变”发生后,大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农协会员和工会会员惨遭杀害,常德城乡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廖如愿被迫离开常德,张盛荣主动承担起了恢复地下党组织、继续进行地下革命活动的责任。经过开展20多天的秘密串联活动,他与原地下党骨干陈昌厚、蒋才祯、陈敏、李芙、康序焕、王千祥等人取得了联系,并于8月中旬秘密收编地下党员80余名。
为鼓舞广大工农群众的斗志,他与陈昌厚策划,决定于9月15日在今灌溪镇和石板滩镇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武装暴动。
这天,张盛荣为了能在约定的时间内,赶到太阳山西北侧的七姑山参与行动,便起了个大早。他将事先用白色布袋子包裹着的驳壳枪,放在一个小竹篮子里,然后到粑粑铺里买了七八块发糕就出城了。
当走到岗市(今灌溪镇岗市村)一块快要上坡的地方时,他发现有团防局的团丁设卡盘查,心里顿时警觉起来。于是,他一边观察周围环境,一边后退到一棵枣树下想主意。忽然一阵凉风吹来,他感到有什么东西刮到了头上和脸上。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头顶破竹笠、身穿破黑衣的稻草人。他灵机一动,把枪拿出来在稻草人的胸前一比划,稻草人包住短枪绰绰有余。于是,他扛着包住短枪的稻草人,一手提着装有六块发糕的竹篮子,走到了团丁设置的检查口。
当他正要跨步走出关卡时,被一团丁叫停了:“背这东西,要到哪里去?”
“花生地里去做事呗!”张盛荣用提竹篮子的手往前一指,“翻过这个坡就到了。”
“背这个家伙干什么?”另一团丁用长枪的枪管敲了敲张盛荣背的稻草人。
“这几天夜里,常有野物到地里偷吃还没有饱粒的花生。”张盛荣绘声绘色地说,“把这东西插到那里,像模像样,好歹也能吓唬吓唬那帮畜牲!”
“走吧,走吧!”另一个团丁把手一挥,有点厌烦起来:“一股牛屎臭味!”
“慢!”先前查问过张盛荣的那个团丁又叫住了他。
“老总,你这是——”张盛荣有些紧张起来,慢慢地转过身子,“您别耽误我了,做完事我还会转来的!”
“我是说,你那竹篮子给我看看。”
“就几块发糕。”张盛荣将篮子递给团丁,“带着中午吃的,不信你就看,想吃你就拿。”
“还热的嘛!”团丁毫不客气,先取了两块发糕,递给他的同事,然后自己拿两块边吃边对张盛荣说:“还剩两块,归你!”
“竹篮子就放在你们这里,等会儿转来再拿。”张盛荣拿上篮子里剩下的两块发糕,直接往前走,一翻过高坡,就放下稻草人,取出驳壳枪,闪进路旁的林子里去了。
(常德日报记者 武大为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