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启福
近几年来德山酒销售业绩年年迈上新台阶,是德山酒魅力的体现,常德人对德山酒特别是对德山老酒收藏的喜好也在逐步加深,正如一首老歌所唱:“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德山大曲酒,既是名酒,也是常德人首选收藏的老酒之一。近些年在市领导和德山酒业负责人的高度重视下,德山酒业早已是我市酒业发展的主力军之一,有着辉煌历史和光明前景。由于德山酒业自建成70年来就深深植根于常德本土,并不断辐射省内外,因此成了常德人心目中永不磨灭的深刻记忆。
德山酒业前身常德酒厂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年产不到100吨的以“马万隆”作坊为首的原常德72家私营酒坊整合为国营酿酒厂而来。德山酒业建厂后,伴随新中国一同成长,文化底蕴深厚。1958年生产研制酒成功后,传统产品“德山大曲”在1963年、1984年、1989年全国评酒会上,三次荣获国家质量银质奖,被誉为“潇湘第一浓香酒”。
收藏德山大曲酒,常德酒文化深厚底蕴得以彰显
老酒承载着不同时代的文化记忆,每一瓶老酒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记录着不同时代的历史。宋元明清时期,古城常德,生产美酒而闻名,明朝嘉靖年间《常德府志》就载有崔婆酒诗。德山酒厂建成后,采撷“古井贡酒”的制曲操作,学习“泸州老窖酒厂”酿制工艺,发扬“五粮液酒厂”勾兑技巧,确立“杏花村”酒厂的贮存方式,由此德山酒崭露头角,1963年,在全国评酒会上一举成名。之后几十年,“德山大曲”一直是几代人耳熟能详的品牌。在计划经济特殊的时代烙印下,凭票购买的玻璃瓶“德山大曲”一直是街头巷尾难得的珍品,“德山大曲”由此倍受瞩目。那时市场上的商品没有豪华包装,但人们在选购“德山大曲”时的喜悦,还在老一辈人记忆中拥有无比热度。相逢的喜悦、贵客的招待、团圆的庆祝、真诚的感谢……没有什么比喝上一杯有情怀的“德山大曲”更为充分、更为经典、更为酣畅的了。如今,那个年代的“德山大曲”早已成为市场的宠儿,一瓶老酒数千上万元难求,藏家珍惜束之高阁,民间芳踪难觅。真正应验了一句话,出身时就高贵,成长后更珍稀。
收藏德山大曲酒,常德酒优良品质得以彰显
经得起岁月沉淀的老酒,才能算得上品质优良的好酒。在善德之风浸润之下,绝佳的生态环境,成就了常德白酒“双雄”之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为生产出一款与茅台酒口感一致的政府接待用酒,湖南省革委会将研制该酒的任务交给常德酒厂,时任厂长鲍沛生带队去茅台酒厂向时任茅台酒副厂长的季克良他们学习,经深入学习潜心钻研,终于不负使命在1973年将常德酱酒研制成功。至1981年7月,常德市相关部门决定将常德酒厂武陵酒车间单独分出,由此武陵酒厂与常德酒厂分开,武陵酒专注单独酿造酱香酒。蛰伏三十余年后,德山酒业的德酱黄瓷瓶悄然问世,微黄的色泽、浓郁的芳香、清澈的酒体,让人们顿觉眼前一亮,仿佛穿越时光隧道进行了一次陌生而熟悉的回归。在购买者和收藏家眼中,德山大曲早已不是普通的白酒,是一种岁月品质的化身,是一种漫漫历史长河常德老酒家族中的精神故里,是一种不能忘却的永久情怀。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你让我越来越不相信自己,我还听见,你的声音,轻轻萦绕着我的心,我的心。”行车经过宽广的德山酒业大门外善卷大道,汽车收音机里的歌声与醇和飘香美酒味相柔在一起,德山酒业人遵从古训以传统方式酿酒仍能带来酒业快速发展的美好现实,让我这个有点保守的德酒迷,真的有点"越来越不相信自已",畅想德山酒业美好的明天,愉悦的我不由地也大声唱起“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